黄豆

93次点击率.

大豆或黄豆

别  名:大豆、黄大豆、毛豆、淡豆鼓(药用加工名)。

功效主治:健脾利湿、益血补虚。
适用患者:用于脾虚气弱、消瘦少食、贫血、营养不良、湿痹拘挛、水肿、小便不利等。
保健偏方:
  1. 常喝豆浆、吃豆腐。可对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肪硬化等疾病。
  2. 黄豆内含亚油酸,能促进儿童神经发育,对儿童生长发育及缺铁性贫血极有益。

相关药膳:豆浆、豆腐
类别:补益药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辛;入肺、胃经。
植物名称:豆科植物Giycine max(L)Merrill。
药用部位:植物的种子。
主要产地:美国、中国、巴西等国。
主要成分:
  • 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其中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并含磷酯、钙、磷、铁、钾、钠、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B12,烟酸、叶酸、胆碱、大豆黄酮甙、皂甙等成分。
毒副作用:食用过多,不易消化,脘腹胀满。
安全用量:煎汤、研末、炒食、或磨豆浆、点豆腐、豆花食等。
品质识别:
禁用患者:
  1. 黄豆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不宜多食。
  2. 不可生吃,有毒。食用了不完全熟的豆浆可能出现包括涨肚、拉肚子、呕吐、发烧等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中毒症状。
  3. 黄豆磨成豆浆食用者,切勿每天食用。
  4. 中毒成分及机理: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5. 现在市场上多个品牌的豆浆机最高熬煮温度都不达100度,事实是不完全熟的,豆浆机磨完豆浆在锅上加热煮过,黄豆要煮开七次(或开后再煮15分钟左右)为安全食用。
现代药理:
  1. 黄豆内含有一种脂肪物质叫亚油酸,能促进儿童的神经发育。亚油酸还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良好食品。
  2. 黄豆中还含有一种抑胰酶的物质,它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
  3. 黄豆中所含的软磷脂的大脑细胞组成的重要部分,常吃黄豆对增加和改善大脑技能有重要的效能。
  4. 黄豆内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无机盐。干黄豆内虽不含维生素C,但发芽后能产生维生素C,在蔬菜淡季,可补充食用。生黄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影响人体对黄豆内营养成分的吸收。所以食用黄豆及豆制食品,烧煮时间应长于一般食品,以高温来破坏这些因子,提高黄豆蛋白的营养价值。
  5. 黄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0%左右,最优质的可达50%左右,相当与瘦猪肉的2倍多,鸡蛋的3倍。
  6. 黄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接近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其中赖氨基酸含量较多,每一百克黄豆中约含铁质35.8毫克,含磷418毫克,还有维生素A、B1、B2、D、E等。
  • 中医学认为,服食黄豆可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增力气、补虚开胃、是适宜虚弱者使用的补益食品;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宽中、健身宁心、下利大肠、润燥消水的功效。
黄豆的营养价值最丰富,素有“豆中之王”之称,被人们叫做“植物肉”、“绿色的乳牛”。干黄豆中含高品质的蛋白质约40%,为其他粮食之冠。
  • 但是有研究显示认为:男性还是少吃黄豆制品为好。
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男性摄入雌性激素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精子的质量和生育能力,过量的雌性激素摄入甚至可能导致男性在晚年出现睾丸癌。
  • 研究明确显示,男性食用的黄豆越多,精子的质量也会相应降低,特别是那些在生育方面已经有问题的男性,最好不要吃太多的黄豆。
喜素食的男性应该格外注意,日常进食不应以黄豆制品为主,以免摄入过量雌性激素。男性还应该注意多食用新鲜食品,少吃加工食品。
  • 因为许多肉类的加工食品(如香肠、罐头等)中其实都添有一定量的黄豆,也就是黄豆蛋白,虽然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却容易让那些不太适合长期食用黄豆者摄入雌性激素。

临床应用:

  • 古代美容品
青豆、碗豆与黄豆的营养成分相似,医疗和美容价值也相近,可以相互代用。中医认为豆类具有良好的润泽肌肤,去黑增白的作用。
  1.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有“容颜红白,永不憔悴”“作澡豆,令人面光泽”的作用;
  2. 《本草拾遗》认为豆粉“久服好颜色,变白不老”;
  3. 《名医别录》认为黄豆芽具有“去黑,润肌肤皮毛”的作用。
  4. 《肘后方》“肥白方”认为只用黄豆芽一味,磨成豆粉,制成蜜丸。内服后能增进食欲,使瘦人变为肥白。
黄豆粉在唐代就是制作面药方的常用药和配制澡豆的理想基质。澡豆就是古代清洗手面的一种清洁护肤类的化妆品,是官吏贵族及平民百姓必备的美容品,正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所说:“面脂手膏,衣香澡豆,士人贵胜,皆是所要。”《备急千金要方》以毕豆(即碗豆)为主药制作的“五香散”,每天早晚洗面时,取药粉轻擦面部,好像用肥皂擦洗一样,十多天后,脸上黑色或红紫色就会开始消退,坚持使用一年,脸面就会白净润泽,与众不同。
  • 加工中药-淡豆鼓

采制:取成熟种子加适时桑叶、青蒿药液蒸透后发酵制得。

性状:加工后的种子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化学成分:种子含蛋白质、脂肪、胆碱、黄嘌呤(xanth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e)、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天冬酰胺、甘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
性味归经:辛、甘、微苦,寒(因炮制方法不同,又有偏于辛微温者)。入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
临床应用:
  • 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等症。
豆鼓的解表力较弱,用治外感表症多配合其它解表药同用,其用于风热、风寒,随加工方法而异。如用于感冒风热多用清豆鼓,并配合薄荷、连翘等应用;如用于感冒风寒多用淡豆鼓,并配合葱白等应用。
  • 用于胸中烦闷、虚烦不眠等症。
豆鼓配山栀有除烦作用,主要用于热病后出现的虚烦不眠、心中懊的病症。
处方用名:
清豆鼓(用桑叶、青蒿等同制,药性偏于寒凉,主要用于感冒风热之症。)
淡豆鼓(用麻黄、紫苏等同制,药性偏于辛温,可用于感冒风寒之症。)
炒香鼓(炒微焦后应用。上海地区药店付淡豆鼓。)
  • 淡豆鼓-按语
  1. 豆鼓未用药物同制者,其透发力量甚弱,并无发汗作用。现上海地区用的淡豆鼓都是用麻黄、苏叶等煮汁拌入黑大豆内,再煮透发酵而成的,它的透发解表力量主要还是依靠麻黄、苏叶的发汗作用。但据报导,外地用清豆鼓较为普遍。
  2. 豆鼓用麻黄煎汁浸制,估计至少已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清代《冷庐医话》说:吴人畏服重药,马元仪预用麻黄浸豆发檗,凡遇应用麻黄者,方书大黄豆卷,俾病家无所疑惧。这说明当时江南一带病家畏惧麻黄,医者为了不使病家有所疑惧,遂用麻黄煎汤浸豆发芽而成豆卷,当须要用麻黄表时,即以此豆卷代替。当时医者又因江西豆豉系用麻黄蒸制,就将豆鼓与豆卷并用,以代替麻黄的发表作用,于是后世有“过桥麻黄”之说,嗣后即发展成为以麻黄等汁浸制豆鼓的用法。
趣味事项:
  • 世界大豆源于中国
栽培大豆学名为Giycine max(L)Merrill起源于中国,这是世界各国学者所公认的。
  • Herbert在《美国大百科全书》中指出:“中国古文献认为,在有文献记载以前,大豆便因营养值高而被广泛地栽培。同时在公元前2000年大豆便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豆科植物”。
  • Cuzin在《苏联大百科全书》“大豆”条目中写道:“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在5000年前就开始栽培植物。并由中国向南部及东南亚各国传播,以后于18世纪到欧洲。”
  • Vailov主张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论认为:“大豆原产于中国,是中国起源中心的栽培植物。”
  • Morse在考察大豆的古代历史时说:“有关这种植物的最早文字记栽是在《本草纲目》里,书里记载了神农氏在公元前2838年描述中国耕种这种作物的情况。在以后的记载里也反复提到了大豆,而且被当作最重要的豆科栽培作物,也是五谷(水稻、大豆、小麦、大麦、粟——中国文明社会赖以生存所必需的食物)之一。”
  • Hymowitz认为:“大豆于公无前11世纪左右首先出现于中国华北的东部。中国东北很可能是第二个大豆的基因中心(多样性中心),而且在这个地区,野生大豆(G.soja)与栽培大豆(G.max)有最大的机会进行混杂和杂交,从而产生了半野生大豆(G.gracilis)。”
  • Fukuda认为,中国东北是大豆起源中心。他的根据:一是半野生大豆在中国东北分布极广,而在中国其他地方则不多见;二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大豆品种很多;三是这些品种中有很多明显地具有原始性状。
  • Nagata提出,大豆起源于中国,大概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地区。他根据野生大豆的分布,确立了他的结论,认为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
起源与发展
大豆起源于中国,从中国大量的古代文献可以证明。
  1. 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3年)编的《史记》中,头一篇《五帝本纪》中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司马迁在《史记*卷二十七》中写道:“铺至下铺,为菽”,由此可见轩辕黄帝时已种菽。”
  2. 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谈到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时指出:“主要的农作物,如黍、稷、粟、麦(大麦)、来(小麦)、秕、稻、菽(大豆)等都见于《卜辞》。”卜慕华指出:“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时代有了甲骨文,当然记载得非常有限。在农作物方面,辨别出有黍、稷、豆、麦、稻、桑等,是当时人民主要依以为生的作物。”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一中指出:“大豆生于槐。出于沮石之峪中。九十日华。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忌于卯。”
  3.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诗经》收有西周时代的诗歌300余首。其中多次提到菽。由《诗经》来看,中国栽培大豆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描叙夏商时代之作《夏小正》中指出:“五月参见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菽时也。”
从上述文献可见,中国栽培大豆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从《诗经》来看中国栽培大豆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从《史记·五帝本纪》来看已有4500余年历史。
  • 从出土文物证明,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
  1. 中国考古工作者1959年于山西省侯马县发现大豆粒多颗,现存于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列室中。根据14C测定,距今已有2300年,系战国时代遗物,黄色豆粒,百粒重约18~20克。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大豆出土文物。它直接证明当时已有大豆种植。
  2. 1953年于洛阳烧沟汉墓中出土的2000年前的陶制粮仓上,有用朱砂写的“大豆万石”字样。
  3. 考古学者杨直民等(1980)指出:“近年长沙出土的西汉初年马王堆墓葬中,发现有水稻、小麦、大麦、粟、黍、大豆、赤豆、大麻子。”
从中国现有出土的粟稻文物也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国就有农业。距今七八千年或5000年之间,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代的氏话公社,比其他地区发展得较早和较快一些。在北方主要种植耐旱而自生力较强粟类作物。
  • 古代称为稷。在磁山遗址(河北省武安磁山文化)的窖穴里发现有成堆的腐朽粮食,属于粟类作物。在半坡和其他仰韶文化遗址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发现有粟和粟的皮壳。作为斐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典型器物的石磨盘和磨棒,就是用以碾去粟的皮壳作为粮食加工的工具。
粟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浙江省余姚县钱塘江口以南的河姆渡遗址下层,发现有大量金黄色的稻谷,还有带叶的稻茎,经鉴定是人工栽培的稻,这说明黄河、长江中下游栽培稻谷已有7000年的历史。
  • 由此可见,中国粟稻栽培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根据这些出土文物说明黄帝时五种中有大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国大豆品种类型极为丰富。各种大豆品种资源在七八千份以上,远非其他国家所能比。大豆类型在生育期、种皮色、籽粒大小、抗病性、抗虫性以及其他抗性、品质、适应性等方面差异很大,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大豆品种基因库。
  • 从野生大豆分布也可以证明大豆原产于中国。
近年来,中国科学工作者在中国各地对野生大豆进行的考察和研究表明,野生大豆在中国分布很广泛。北到黑龙江省的塔河县依西肯乡,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南到广东省的韶关,西到甘肃、宁夏一带均有野生大豆分布,而且类型丰富。在中原地区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分布很广泛。而野生大豆类型如此丰富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
大豆的传播
  1. 从商周到秦汉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是人们的重要食粮之一。当时的许多重要古书如《诗经》《荀子》《管子》《墨子》《庄子》里,都是菽粟并提。《战国策》说:“民之所食,大抵豆饭霍羹。”就是说,用豆粒做豆饭,用豆叶做菜羹是清贫人家的主要膳食。到了汉武帝时,中原地区连年灾荒,大量农民移至东北,大豆随之引入东北。东北土地肥沃,加上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精心选择和种植,大豆就在东北安家落户。公元前1世纪《汜胜之书》记载,当时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已占全部农作物的十分之四。
  2. 根据在长沙出土的汉墓文物中有大豆一事说明2000年前在中国南方已有大豆种植。《宋史•食货志》记载,宋时江南一带曾遇饥荒,从淮北等地调运北方盛产的大豆种子到江南种植。从《汜胜之书》可以看出2000多年前大豆在中国已经到处栽培。
  3. 早在公元前,中国、朝鲜人民在经济文化上就有了频繁交往。战国时燕齐两地人民和朝鲜即有交往,由此大豆传入朝鲜。西汉时已与日本有友好往来,汉武帝时,日本就派遣使者与汉朝往来。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派使臣与汉通好,刘秀遂以“汉倭奴国王”金印相赠,此金印已在日本九州志贺岛崎村出土。
  4. Nagata(1959,1960)认为,中国大豆大约于公元前200年自华北引至朝鲜,而后由朝鲜又引至日本。日本南部的大豆,可能在3世纪直接由商船自华东一带引去。
  5. 德国植物学家Kampfer在日本度过了两年(1691~1692)。他在1712年详细描述了日本人用大豆制成的各种食品。
  6. 到1751年,欧洲药理学家已熟悉日本的大豆及其在医学上的用途。
  7. 1740年,法国传教士曾将中国大豆引至巴黎试种。
  8. 1790年,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首次试种大豆。
  9. 1873年以后,维也纳人Friedrich Haberlandt在维也纳博览会上得到中国与日本大豆品种19个,经精心安排试种,其中4个品种收获到种子,并从此开始种植大豆。
  10. 1765年大豆种子由东印度公司的一名海员从中国经伦敦带到美国。美国于1765年在佐治亚州的一个农场首次种植大豆。
  11. 1804年,James Mease第一个在美国文献中提到大豆。在随后的100年内,美国文献中论及大豆的次数日益频繁,但在20世纪之前美国大豆的产量很少。美国农业部到1909年获取了175个品种和类型,1913年427个,1919年629个,1925年1133个。在美国,大豆起初主要是作为一种饲料作物种植,直到1940年以后,才有一半以上的大豆用于收获豆粒作食物。
  • 大豆的价值
在油料作物中,无论从籽粒生产数量及产出的油和蛋白质,大豆均居各作物的第一位。大豆不单是食材、药材,在现代科技技术下也可提炼成食用油与生化柴油。
  • 随着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蛋白质和油品的需求也持续增长,这对大豆价格的前景和盈利率非常有利。据美国食品及农业政策研究所估计,从长远来看,大豆需求每增加272.4万吨,大豆价格就会提高9.18~11美元。全球油料库存自1988年以来不断下降,大豆价格1996年反弹至1988年以来的最高点。由于东南亚的经济危机,1999年大豆价格降至历史的最低点。纵观大豆价格变化的历史曲线,不难发现大豆的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和全球经济以及局势的影响而波动。
目前美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消费和出口国。
  • 大豆的演变、栽培
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G soja)经过人工栽培驯化和选择逐渐积累有益变异演变而成的。这可以从目前中国发现有大量的大豆中间类型来证明。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有不同的类型。从大豆粒形、粒大小、炸荚性、植株缠绕性或直立性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可以明显地看出大豆的进化趋势。
  • 一般野生大豆的百粒重仅为2克左右,易炸荚,缠绕性极强。
  • 半野生大豆百粒重为4~5克,炸荚轻,缠绕性也较差。
  • 从半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间还存在不同进化程度的类型。用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进行杂交,其后代出现不同进化程度的类型,介于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间。这也可以间接地证明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演变而来的。
大豆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过程。可分为6个生育时期。
  1. 种子萌发和出苗期。
  2. 幼苗期。
  3. 花芽分化期。
  4. 开花结荚期。
  5. 鼓粒期 。
  6. 成熟期。
  • 谨防家畜吃生黄豆中毒。
家畜生吃易引起肚胀甚至中毒,如抢救不及时会导致家畜死亡。
  1. 黄豆表皮厚,不容易被牙齿嚼碎。而且生黄豆含有抑胰蛋白酶毒素,能使消化液的消化作用降低,因而降低了饲料的消化率,尤其是干黄豆,其消化率仅为50%左右,整粒黄豆更难消化。
  2. 另外,在黄豆所含的糖类中,有的可以结合形成粘质半纤维,可在家畜消化道内发酵,产生气体,形成胀气现象;黄豆在胃中成为生豆浆,其中的皂素有刺激消化道粘膜和破坏血红细胞的作用。
  3. 因而家畜食用后可能出现中毒的症状,如腹痛、腹泻、出汗、行走蹒跚、卧地不起、全身发凉、痉挛抽搐、呼吸困难等。
  4. 牛、羊、驴、马等家畜误食了生黄豆后,要严格控制饮水。如果饮水过多,容易引起急性胃扩张,导致胃破裂而死亡。如果家畜因误食生黄豆出现肚胀和积食,可取香油500ml、人发50g、蜂房1个烧成炭,掺入烧开的香油内,候温灌服,很快即可痊愈。
  5. 为防止牛羊误食生黄豆,应加强对家畜的管理,特别是还没有上套的小牛、小羊羔,以免其偷食引起中毒。
保健偏方
  • 黄豆与“老三篇”
中国老上海人喜欢吃黄豆,特别喜欢吃黄豆做的三种菜:雪菜炒黄豆、酱瓜炒黄豆、萝卜干炒黄豆,并亲切的称这三道菜为“老三篇”。在过去艰难的岁月中,“老三篇”因为清新的口味和极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了大多数普通家庭的欢迎,也成了现在上海人们童年最珍贵的记忆。
  • 豆浆

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一种饮品,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B2和烟酸。此外,豆浆还含有铁、钙等矿物质,尤其是其所含的钙,虽不及豆腐,但比其他任何乳类都高,非常适合于老人,成年人和青少年。

鲜豆浆四季都可饮用。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其实,除了传统的黄豆浆外,豆浆还有很多花样,红枣、枸杞、绿豆、百合等都可以成为豆浆的配料。
  • 豆浆、豆腐发明者:1900年前的西汉淮南王刘安。
淮南王刘安
相传刘安是孝子,其母患病期间,刘安每天用泡好的黄豆磨豆浆给母亲喝,刘母的病很快就好了,从此豆浆就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
《本草纲目》记载:“豆浆—利水下气,制诸风热,解诸毒”。《延年秘录》上也记载豆浆“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食。”中医理论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滋阴润燥,“秋冬一碗热豆浆,驱寒暖胃保健康”,常饮豆浆,对身体大有裨益。
  • 炼丹术的意外收获
刘安也是名练丹术士,一次在淮南八公山上炼丹时,偶然将石膏点入豆浆之中,变成了豆腐,豆腐从此问世,这在诸多典籍中均有记载。
  • 喝豆浆注意事项
①忌喝未煮熟的豆浆
  • 很多人喜欢买生豆浆回家自己加热,加热时看到泡沫上涌就误以为已经煮沸,其实这是豆浆的有机物质受热膨胀形成气泡造成的上冒现象,并非沸腾,是没有熟的。
没有熟的豆浆对人体是有害的。黄豆中含有皂角素,能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还有一些酶和其他物质,如胰蛋白酶仰制物,能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细胞凝集素能引起凝血;脲酶毒苷类物质会妨碍碘的代谢,仰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引起代偿性甲状腺肿大。
  • 但经过烧熟煮透,这些有害物质都会全部破坏,使豆浆对人体没有害处。预防豆浆中毒的办法就是将豆浆在100℃的高温下煮沸,破坏有害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在烧煮豆浆的时候,常会出现“假沸”现象,必需用匙充分搅拌,直至真正的煮沸。如果饮用豆浆后出现头痛、呼吸受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绝不能延误时机,以防危及生命。
②忌在豆浆里打鸡蛋
  • 原因在于热豆浆的温度不足以对鸡蛋充分加热。鸡蛋中很容易含有一些致病细菌还有一些过敏原。
  • 这些成分没有被充分加热而失去活性的话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尤其是那种”走地鸡”,下蛋的环境实在不敢恭维,通常卫生条件难以保障,含有致病细菌的可能性就更高。
③忌冲红糖
  • 豆浆中加红糖喝起来味甜香,但红糖里的有机酸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后,可产生变性沉淀物,大大破坏了营养成分。
④忌冲蜂蜜
  • 许多人喜欢在豆浆中添加蜂蜜,但是蜂蜜与红糖一样含有有机酸,有机酸与蛋白质结合后,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
⑤忌装保温瓶
  • 豆浆中有能除掉保温瓶内水垢的物质,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以豆浆作为养料,瓶内细菌会大量繁殖,经过3~4个小时就能使豆浆酸败变质。
⑥忌喝超量
  • 一次喝豆浆过多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⑦忌空腹饮豆浆
  • 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饮豆浆的同时吃些面包、糕点、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可使豆浆中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
⑧忌与药物同饮
  • 有些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特别提醒》
  1. 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肠胀气。
  2. 豆类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可以引起嗝气、肠鸣、腹胀等症状,所以有胃溃疡的朋友最好少吃。胃炎、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低蛋白饮食,而豆类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其代谢产物会增加肾脏负担,宜禁食。
  3. 豆类中的草酸盐可与肾中的钙结合,易形成结石,会加重肾结石的症状,所以肾结石患者也不宜食用。
  4.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黄豆中富含嘌呤,且嘌呤是亲水物质,因此,黄豆磨成浆后,嘌吟含量比其他豆制品多出几倍。所以,豆浆对痛风病人不宜。
  5. 贫血儿童以及要补铁的人士要少喝豆浆。这是因为,黄豆中的蛋白质会阻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吃补铁食物的同时喝了豆浆,铁的吸收率将大大下降,就起不到补血的作用了。
  • 亚洲黄种人中有70%不吸收乳糖
联合国国际会议上说,牛奶里含的是乳糖,而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人不吸收乳糖,在亚洲黄种人中有70%不吸收乳糖。有人牛奶是喝了,但并没有吸收多少。对牛奶吸收量最大的是白种人。中国北京市调查的结果是40%的人不吸收乳糖。中国全国普查的结果,吸收最好的是广东。
  • 豆浆有什么优点?豆浆里含的是寡糖,它100%吸收。
牛奶里没有抗癌物质,而豆浆里有5种抗癌物质。其中特别是异黄酮专门预防、治疗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所以对黄种人来说最合适的是豆浆。
豆浆与牛奶相比,有5大优势:
  1. 含植物性保健成分,包括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多糖、大豆低聚糖、其他多酚类物质等。这些对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均有帮助。牛奶中没有这些成分。
  2. 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不含有胆固醇。
  3. 含有膳食纤维。豆浆中以可溶性纤维为主,豆渣中有大量不可溶纤维。牛奶中是没有膳食纤维的。
  4. 热量偏低,蛋白质和脂肪比例是2:1,而牛奶是1:1。
  5. 作为植物性食品,大豆的污染危险相对于动物性食品要小得多。毕竟豆子难以作假,自己打豆浆也避免了任何加工中的可能污染和掺假环节。
  • 豆渣利用
在豆浆的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豆渣,这些豆渣口感和味道都不好,让人难以下咽。然而,豆渣的营养价值丰富,丢掉确实非常可惜。可以通过一些制作方法制作美味的豆渣原料食品。
  • 豆浆机
中国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豆浆机品牌有:九阳豆浆机、美的豆浆机、步步高豆浆机等。
这三个品牌是目前中国国内豆浆机行业的前三名,其中九阳资格最老,而美的与步步高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加大,步步高销量更是呈几何级增长。
目前市面上豆浆机主要分为有网,无网两种。有网分为细网和五谷精磨器,但均不好清洗。无网豆浆机是未来发展趋势。

发表意见

你可到gravatar.com 注册一个免费帐号并且上载你的图像,以后只要在任何支持Gravatar头像显示的网站留言,你的头像就会自动显示

(必填)

(必填)

注:所提交的留言会先经过网站管理员审查后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