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

258次点击率.

药用红豆
别   名:赤小豆、赤豆、红饭豆、米赤豆、野赤豆。
功效主治:健脾止泻,利水消肿。
适用患者:适宜各类型水肿之人,包括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保健偏方:
  1. 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力更好;
  2. 适宜产后缺奶和产后浮肿,可单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
  3. 适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相关药膳:赤小豆汤。

类    别:利水祛湿药
性味归经:性味 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
药材基源:豆科植物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
药用部位:种子。
主要产地:
  1. 赤小豆:广东、广西、江西等地。
  2. 赤豆: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主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外,并含有维生素A、B、C和植物皂素以及铝、铜等微量元素。
安全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入散剂;外用、生研调敷。
饮食注意:
  • *警告* 赤小豆与相思子(相思树的种子)二者外形相似,均有“红豆”之别名。 相思子产于广东,外形特征是半粒红半粒黑,过去曾有误把相思子当作赤小豆服用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食用千万不可混淆。
品质识别:
  1. 赤小豆:干燥种子略呈圆柱形而稍扁,长5~7毫米,直径约3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微有光泽,种脐线形,白色,约为全长的2/3,中间凹陷成一纵沟,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条不明显的棱脊。质坚硬,不易破碎,除去种皮,可见两瓣乳白色于仁。气微,嚼之有豆腥味。以身干,颗粒饱满,色赤红发暗者为佳。
  2. 赤豆:又名饭赤豆。干燥种子,呈矩圆形,两端圆钝或平截,长5~8毫米,直径约4~6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稍淡,平滑有光泽,种脐位于侧缘上端,白色,不显著突出,亦不凹陷;其他性状与亦小豆相似。
  • 药材以赤小豆品质为好,但货源不多,渐为赤豆所代替。

禁用患者:
  1. 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尿多之人忌食。
  2. 《随息居饮食谱》: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现代药理:
  • 每百克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物58克、粗纤维4.9克、灰分3.3克、钙67毫克、磷305毫克、铁5.2毫克、硫胺素0.31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

  1.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赤小豆50~70粒研成细粉,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蜜调成稀糊状,摊在布上,敷于患处。一般一次即能消肿。治疗7例,均获效果。
  2. 治疗肝硬化腹水:取赤小豆1斤,活鲤鱼1条(重1斤以上),同放锅内,加水2000~3000毫升清炖,至赤小豆烂透为止。将赤小豆、鱼和汤分数次服下。每日或隔日1剂。连续服用,以愈为止。治疗2例,服后尿量增加,腹围减小,精神良好,无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1. 《食疗本草》:“和鲤鱼煮烂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
  2. 《食性本草》:“赤小豆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
  3. 《产书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
  4. 《本草纲目》:“通乳汁,和鲤鱼、鲫鱼、黄雌鸡煮食。”
  5. 《本草纲目》:“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
  6. 《本草新编》:“赤小豆,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湿症多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 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
  7. 《饮食须知》中介绍,赤小豆的花叫“腐婢”,能解酒毒,食之令人多饮不醉。
  8. 《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9. 《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10. 《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11. 《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12. 《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13. 《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14. 《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15. 陶弘景云:“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
  • 医典选方
  1. 《梅师集验方》: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
  2. 《补缺肘后方》: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
  3. 《独行方》: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
  4. 《本草图经》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
  5. 《圣济总录》赤小豆汤,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二两,紫苏茎叶一握(锉,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四钱匕,生姜一分,拍碎,煎至一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
  6.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7. 《圣惠方》赤小豆散: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一两,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熏陆香一钱,青布五寸(烧灰),麝香一钱(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一钱;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
  8. 《肘后方》治肠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
  9. 《梅师集验方》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赤小豆杵末,水调下方寸匕。
  10. 《小品方》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
  11. 《疡科捷径》赤豆薏苡汤治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汤服。
  12. 《千金方》治小儿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痒或肿:赤小豆二升。末之,鸡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则易。一切丹并用此方。
  13. 《纲目》治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或加芙蓉叶末。
  14. 《千金方》治小儿重舌: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
  15. 《肘后方》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搅取汁饮。
  16. 《产书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
  17. 《妇人良方补遗》治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
  18. 《纲目》治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
  19. 《千金方》治食六畜肉中毒:烧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
趣味事项:
  • 赤小豆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90cm。茎上有显著的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侧生小叶偏斜,全缘或3浅裂,两面疏被白色柔毛;托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黄色,旗瓣具短爪,龙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体。荚果圆柱形,长5~8cm。种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
  1. 采制 秋季荚果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2. 性状 种子矩圆形,两端较平截,长5~7mm,直径4~6mm。表面暗红色,有光泽,侧面有白色线性种脐,长约4mm,不突起。子叶两片肥厚,乳白色。
  • 赤豆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高30~90厘米,植株被疏长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盾状着生,箭头形,长0.9~1.7厘米;小叶卵形至菱状卵形,长5~10厘米,宽5~8厘米,先端宽三角形或近圆形,侧生的偏斜,全缘或浅三裂,两面均稍被长毛。花黄色,约5或6朵生于短的总花梗顶端;花梗极短;小苞片披针形,长6~8毫米;花萼钟状,长3~4毫米;花冠长约9毫米,旗瓣扁圆形,常稍歪斜,顶端凹,翼瓣比龙骨瓣宽,具短瓣柄及耳,龙骨瓣顶端弯曲近半圆,其中一片的中下部有一角状凸起,基部有瓣柄;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近先端有毛。荚果圆柱状,长5~8厘米,宽5~6毫米,平展或下弯,无毛;种子通常为暗红色或其它颜色,长圆形,长5~6毫米,宽4~5毫米,两头截平或近浑圆,种脐不凹陷。花期夏季,果期9~10月。
  • 药用价值
  1. 种子供食用与药用,常用于煮粥、制豆沙。干豆含蛋白质21~23%,脂肪0.3%,碳水化合物65%。
  2.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种子。另:叶治小便频数,遗尿;花清热,止渴,醒酒,解毒;发芽的种子治便血,妊娠胎漏。
  3. 性味:甘酸、平、无毒;归经:入心、小肠、肾、膀胱。
  4. 功效: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利小便、通乳。
  5. 主治:痈肿脓血、下腹胀满、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烦热、干渴、酒病、痢疾、黄疸、肠痔下血、乳汁不通;外敷治热毒痈肿、血肿、扭伤。
  6. 禁忌: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
  • 三种药用说明:
  1. 赤豆,又饭赤豆,以粒紧、色紫赤者为佳,煮汗食之通利力强,消肿通乳作用甚效,但久食则令人黑瘦结燥。
  2. 赤小豆(本文简介),品质为好,但货源不多,渐为赤豆所代替。
  3. 中药另有一种红黑色豆,也称为“红豆”。是广东产的相思子,特点是半粒红半粒黑,供观赏。种子有毒,用为呕吐、杀虫药。叶能利尿、治气管炎;根清暑解表,做凉茶配料。注意鉴别,切勿误用。
  • 相思豆的由来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 红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正的相思红豆,粒形特大,直径8–9毫米,一市斤1700粒。 这种真正的相思红豆,大自然赋于它一种特质:质坚如钻、色艳如血、形似跳动的心脏,红而发亮,不蛀不腐,色泽晶莹而永不褪色。其外形及纹路,皆为“心”字形。真的是大心套小心,心心相印。传说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泪树下,难以化解,最终凝结而成。
在民间,相思红豆和玉一样,是有灵性的开运吉祥神物:定情时,送一串许过愿的相思豆,会求得爱情顺利;婚嫁时,新娘会在手腕或颈上佩带鲜红的相思豆所串成的手环或项链,以象征男女双方心连心白头到老;结婚后,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颗许过愿的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 目前,相思红豆饰品风靡南国,时尚女性以佩带红豆精美饰品为荣,男女恋人纷纷为对方选择相思红豆饰品表达心中的爱意。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古已有之!
红豆数量的特殊含义
  • 不同数量的相思豆代表不同的意义。
1颗代表“一心一意”、2颗代表“相亲相爱”、3颗代表“我爱你”、4颗代表“山盟海誓”、5颗代表“五福临门”、6颗代表“顺心如意”、7颗代表“我偷偷地爱着你”、8颗“深深歉意请你原谅”、9颗代表“永久的拥有”、10颗“全心投入的爱你”、11颗“我只属于你”、51颗代表”你是我得惟一”、99颗代表“白头到老,长长久久”。
  • 红豆相思节
红豆·七夕节来源于我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
  1. 由这一传说形成的七夕节,在我国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贵在一个情字,重在一个思字。
  2. 宋朝著名词人秦观曾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鹊桥仙》来歌颂牛郎、织女爱情的真挚。《鹊桥仙》词中写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相思》诗中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词一诗虽然内容不同,但意境相通。
我们可以想象牛郎、织女分居两地,但以红豆寄相思。
保健偏方:

  1. 将红豆和鲤鱼煮汤食用,对水肿、脚气、小便困难等起食疗作用,还能治疗肝硬化、肝腹水,补体虚;
  2. 红豆与冬瓜同煮后的汤汁是解全身水肿的食疗佳品;
  3. 红豆与扁豆、薏苡仁同煮可治疗腹泻。
  4. 另外,红豆还可与中药同用,如红豆配以连翘和当归煎汤,可治疗肝脓肿;
  5. 红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汤可治疗肠痛等。

红豆的营养成分与绿豆相近,在某些成分上甚至超过了绿豆。因此,多食红豆对身体大有裨益。

  • 利用红豆减肥的具体步骤:
  1. 买来红豆。也叫小豆、赤豆、赤小豆不同地方的叫法不。
  2. 浸泡红豆24小时。
  3. 煮红豆最好用沙锅。(为了节省时间可以用高压锅)
  4. 煮熟时最好成豆沙状,沙锅需时2个半小时、高压锅约10分钟,然后就可以吃了。
  • 香港也出了一种红豆减肥法,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1. 红豆200克、陈皮5克、盐少许。
  2. 先把红豆浸泡半个小时。
  3. 加入煮滚的500cc清水中,煮30分钟左右,要把红豆煮熟就对了, 然后熄火。
  4. 用热水把陈皮浸软, 待红豆煮熟熄火后, 就把陈皮放入红豆汤中 上盖闷十分钟之后,加上一点盐就可以了。
  5. 每日餐后饮用, 至少吃两个星期。
红豆减肥法适合各种年龄段减肥,并且适合男女减肥,是一种绝对安全无副作用的减肥方法,赶快试一下吧。
易混淆药品:
  • 辞海中的各类被称为“红豆”的植物
红豆: 红豆树、海红豆和相思子等植物种子的统称。
  • 红豆树:别名相思树、相思豆(种子全红)
  1. 豆科、乔木。春季开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椭圆形,种子鲜红色,光亮。产于中国中部和华东地区,供观赏;木材坚重,红色,花纹美丽,为优良的雕刻和细木工用材。
  • 海红豆:亦称“相思格”、“相思树”、“孔雀豆”。(种子全红)
  1. 豆科、落叶乔木。种子凸镜形,鲜红色。产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亦见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以及喜马拉雅山东部。木材坚硬,心材纹理略粗,耐水湿。为优良造船用材,又可作建筑、家具、枪托等用材。种子用为装饰品。
  • 相思子:亦称“红豆”或“藤本相思子”(种子半黑半红)。
  1. 豆科、木质藤本。枝细弱。春夏开花,蝶形花冠,常淡红或紫色,总状花序。荚果长椭圆形。种子宽卵形,上端朱红色,下端黑色,可为小饰品。分布于亚洲热带;中国南部亦产。供观赏。种子有毒,用为呕吐、杀虫药。叶能利尿、治气管炎;根清暑解表,做凉茶配料。
  2. 相思树:木名。

《文选•左思〈吴都赋〉》:“楠榴之木,相思之树。”刘逵注:“相思,大树也。材理坚,斜(邪)斫之则文可做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
古代传说,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凭之妻何氏美,康王夺之。韩凭自杀。何氏也投台而死,遗书愿合葬。康王怒,使里人分埋之,两冢相望。宿昔之间,有大梓木生于两冢之端,旬日而合抱,根枝交错,又有雌雄鸳鸯栖宿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宋人哀之,因称其木为相思树。但非王维诗中的“红豆”。

  • 赤豆,又名红豆,是蔬食红豆,与爱情和相思无关(种子暗红)
  1. 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古称“小菽”、“赤菽”,俗称“赤小豆”、“红豆”、“赤豆”、“红小豆”、“小豆”。
  2. 豆科。赤豆是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植物,花期夏季。花黄或淡灰色。荚果无毛,种子椭圆或长椭圆形,一般为赤色。
  3. 原产于亚洲;中国栽培较广。
  4. 种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可作粮食和副食品,并可供药用,是进补之品。果期9~10月,常用于煮粥、制豆沙。
  5. 验方参考:1、赤豆同鲤鱼(或鲫鱼)煮汤服食,利水消肿,治脚气甚效,兼治小儿夏日由血虚而致多发性疖肿。 2、赤豆四两,煮汤当茶饮,治水肿。3、赤豆半斤,煮粥食,可通乳。
  • 台湾相思树,不长相思豆(种子深褐色)
  1. 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豆科。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4~10月开花,头状花序,花金黄色。荚果带状,扁平。种子深褐色,有光泽。
  2. 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中部以南和广东、海南的丘陵、平原酸性土地。
  3. 木材坚实、细致、耐久,供建筑及制农具用。树批可提栲胶。又为华南地区的行道树、观赏树。
  • 红豆杉,非属豆科,与红豆毫不相干(种子全红)
  1.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红豆杉科。常绿乔木。小枝至秋季变黄绿色或淡红褐色。种子扁卵形,两侧各有一不明显的棱背,围有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
  2. 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以及四川、云南。
  3. 木材可作建筑、舟车、家具、器具等用材;种子榨油。

发表意见

你可到gravatar.com 注册一个免费帐号并且上载你的图像,以后只要在任何支持Gravatar头像显示的网站留言,你的头像就会自动显示

(必填)

(必填)

注:所提交的留言会先经过网站管理员审查后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