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

131次点击率.

鬼箭羽药材饮片

别 名:神箭、四棱锋、鬼蓖子、四方柴、卫矛、鬼箭、六月凌、四面锋、蓖箕柴、四棱树、山鸡条子、四面戟、见肿消、麻药。

功效主治: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活血散瘀,杀虫之功效。

适用患者:主症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

类 别:活血化瘀药。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药用部位:带翅嫩枝或枝翅。

药材性状:枝呈细长圆形,长约40-50cm,直径O.4-1cm。表面粗糙,暗灰绿色至灰绿色,有纵皱纹及灰白色纵生的皮孔。木栓质翅4条,扁平片状,近茎处稍厚,向外渐薄,宽4—10m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红色,有微细致密纵直纹或微波状弯曲纹理,有的现横向凹纹。枝坚硬而韧,断面淡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翅质轻脆,断面平整,棕黄色,细颗粒性,气微,味微涩。

主要产地:产于湖北、河北、浙江、安徽、江苏、山东、陕西、贵州。夏、秋季采收带翅嫩枝或枝翅,晒干。

主要成分:叶含表无羁萜醇、无羁萜、槲皮素、卫矛醇。种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0%)、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已酸、乙酸和苯甲酸等。尚含草乙酸。

安全用量:内服,煎汤,4-9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禁用同食:孕妇忌用。

拉丁学名:Ramulus Euonymi

原生形态

  • 来源科属:卫矛Euonymus alatus(Thunb.)Sieb.卫矛科。

形态描述:落叶灌木。小枝斜出,有2—4条木栓质的阔翅。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1.5—8cm,宽1—3.5cm,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极短。花3—9朵成聚伞花序;萼4浅裂;花瓣4,淡黄色;雄蕊4,着生于花盘上;子房上位,与花盘连生。蒴果椭圆形,绿色,4瓣裂。种子褐色,有橘红色假种皮。花期4—6月,果期8-1O月。

生态范围: 生于山坡丛林中或栽植于庭园。中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分布中国北部,中部、华东以及西南各地。

药理作用

  1. 降血糖作用;
  2. 调节血脂作用。

典籍摘述

  1. 《本经》:味苦,寒。
  2. 《吴普本草》:苦,无毒。
  3. 《药性论》:有小毒。
  4. 《日华子本草》:味甘涩。
  5. 《纲目》:味酸涩。
  6. 《本经》: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
  7. 《别录》: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
  8. 《药性论》:破陈血,落胎。主中恶腰腹痛。
  9. 《唐本草》:疗妇人血气。
  10. 《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破症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绞肚痛。
  11. 《植物名实图考》:治肿毒。

常用治理

  1. 治腹内包块(《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2. 治经闭,瘀血腹痛(《山东中草药手册》);
  3. 治月经不调(《湖南药物志》);
  4. 治血崩(《东北药用植物》);
  5. 治产后败血不散,儿枕块硬,疼痛发歇,及新产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快,脐腹坚痛(《局方》当归散);
  6. 治产后血晕,闷绝欲死(《圣惠方》鬼箭羽散);
  7. 治妇人乳无汁(《千金要方》单行鬼箭汤);
  8. 治风入心腹挛急(《圣济总录》鬼箭汤);
  9. 治肾炎(《河南中草药手册》);
  10. 治鬼疟(《圣济总录》一字散);
  11. 治风湿痛、治干咳(《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2. 治感冒(《福建药物志》);
  13. 治跌打损伤(《东北药用植物》);
  14. 用于正骨手术局部麻醉(《粤北草药》);
  15. 治漆性皮炎(《陕西中草药》);
  16. 治全身时痛时痒(《湖南药物志》);
  17. 治风疹(《河北中草药》);
  18. 治烫火伤(《陕西中草药》)。

观赏价值

卫矛枝翅奇特,秋叶红艳耀目,果裂亦红,甚为美观,堪称观赏佳木。卫矛新叶亦红,夏季适当摘去老叶,施以肥水,可促使再发新叶,增加观赏期。为使秋叶及早变红,夏季应择半阴处放置,使叶质不致增厚,易于形成优美红叶。落叶后,枝翅如箭羽,宿存蒴果裂后亦红,冬态也颇具欣赏价值。

(feng整理)

发表意见

你可到gravatar.com 注册一个免费帐号并且上载你的图像,以后只要在任何支持Gravatar头像显示的网站留言,你的头像就会自动显示

(必填)

(必填)

注:所提交的留言会先经过网站管理员审查后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