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82次点击率.

别 名:丁子香、支解香、公丁香、雄丁香(花蕾)/ 母丁香、鸡舌香(果实)。
著名方剂:丁香柿蒂汤。
功效主治: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适用患者:寒性胃痛、反胃呃逆、呕吐者、口臭者宜食。
保健偏方:口含鸡舌香可除口臭。
相关药膳:丁香火锅。
类 别:温理药
性味归经:味辛、温;归胃、肾经。
植物名称:桃金娘目蒲桃属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
药用部位:花蕾、果实。
主要产地:药材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广东、海南等地。
主要成分:挥发油“丁香油”(clove oil)约15-20%。其主要成分为70-85%之丁香油酚”、(Eugenol)C10H12C2(2-3%),“乙醯丁香油酚” (Acetyleugenol)CH3COOC10H11O及“丁香油”(Caryophyllene)C15H24等。
毒副作用:对皮肤有刺激性。
安全用量:内服,煎汤,0.3~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品质识别:生药材鉴定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
禁用患者:胃热引起的呃逆或兼有口渴口苦口干者不宜食用;热性病及阴虚内热者忌食。
现代药理:
- 内服能使胃粘膜充血,并促胃液之分泌。又能刺泪胃肠神经,使蠕动增加。吸收入血,能收血中之氧,增加白血球数,使大脑及主要神经受刺泪而兴奋,亢进心跳。与霍乱菌相遇,能制止其运动而麻痹之,或竟由麻醉而死。
- 芳香性健胃驱风药,内服能使胃部温暖,促起嗳气及放屁,对胸闷腹痛有效。(药典之中“芳香精”“芳香阿摩尼亚精”“芳香丁几”等,均用丁香制出。又 “丁香油”为油糖剂内服,或蛀牙齿用棉花沾丁香油塞入蛀孔内止痛有效。偻麻质斯(风湿)神经痛,可用丁香油搽擦。)
临床应用:
- 胃寒呕吐、呃逆。
- 辛温芳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逆 之要药。常与柿蒂、党参、生姜等同用,治虚寒呕逆,如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与白术、砂仁等同有, 治脾胃虚寒之吐泻、食少,如丁香散(《沈氏尊生书》);治妊娠恶阻,可与人参、藿香同用(《证治准绳》)。
- 脘腹冷痛。
- 温中散寒止痛,可用治胃寒脘腹冷痛,常与延胡索、五灵脂、橘红等同用。
- 阳痿,宫冷。
- 性味辛温,入肾经,有温肾助阳起痿之功,可与附子、肉桂、淫羊藿等同用。
- 是瘟疫抗菌剂的良好植物、驱虫剂,对消化有帮助。头痛,牙痛,口臭,支气管炎,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反胃呕吐,胀气,关节炎,风湿痛,阳痿早泄性冷感,抗蜂窝组织炎,增进记忆力,消除睡意,催情。
- 对心情也有正面的影响,舒缓因情绪郁结而产生的不快或胸闷感。
保健偏方:
- 丁香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丁香油是一种重要的香料,也可以治疗烧伤,作为牙科的止痛剂。
- 丁香精油是用丁香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母丁香即丁香果实所榨出之油)。用制杀菌药、香料、漱口剂、牙痛的局部麻醉药、合成香草醛,还可作增香剂和增强剂。
- 利用丁香所调制的按摩油抹于太阳穴,能减缓阵阵发胀型的头痛。
- 利用3滴丁香,加入200CC的水中,用来漱口,可消除口腔异味,预防蛀牙及牙龈炎。
- 感冒的时候可使用百里香、薰衣草、丁香、茶树各一滴,用蒸的方式吸入,或是将百里香、尤加利、胡椒薄荷、丁香等滴在手帕或是面纸上然后靠近鼻子深吸气。
- 不可直接用于泡澡,若要使用盆浴或是足浴时,需与奶精(奶油球)混合后在低入水中以免刺激。
丁香油是特殊属性的十种精油之一。
【生理面】
- 能细菌及微生物滋长,稀释后对于人体黏膜组织无刺激性,故可安心用于牙科口腔治疗中,让人有「牙医」的联想,虽然这样的联想拉远了人们与丁香亲近的意愿,但这也证明丁香的杀菌消毒能力广受医学界的信赖。
- 具健胃消胀、促进排气的功效,减轻因胃部发酵产生的恶逆、反胃与口气不佳。缓和因拉肚子所引起的腹部疼痛。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丁香有净化空气的效果,利用扩香器及呼吸可增加身体的抗菌能力。
【发肤面】
- 可稀释后用于疮、痈、疔、疖等的皮肤创伤,有消肿抗炎的伤口上,促进愈合的作用。
【心理面】
- 对心情有正面的影响,舒缓因情绪郁结而产生的不快或胸闷感。
趣味事项:
丁香也用于肉类、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饮料的制作配制调味品。烹调用途:作调味料,可矫味增香。常用于制作卤菜,亦用于制糕点和饮料。亦为五香粉和咖喱粉原料之一。
【园林用途】
- 观叶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丁香属植物主要应用于园林观赏,因其具有独特的芳香、硕大繁茂之花序、优雅而调和的花色、丰满而秀丽的姿态,在观赏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为国内外园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
可丛植于路边、草坪或向阳坡地,或与其他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缘,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将各种丁香穿插配植,布置成丁香专类园。还宜盆栽,并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丁香对二氧化硫及氟化氢等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的抗性,故又是工矿区等绿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 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又称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园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但是药用丁香和观赏用的丁香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植物。
【历史典故】
汉代称丁香为鸡舌香,用于口含。
汉朝大臣向皇帝起奏时,必须口含鸡舌香除口臭。唐代鸡舌香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用于烹调和入酒,也用于制造丁香油。西元前210年,爪哇派赴中国汉朝的使者於觐见皇帝时口食丁香,以使口气芬芳。
最早期香料贸易的重要商品。原产於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香气馥郁,味辛辣,常用于食品(特别是肉食及面包之类)调味。
在欧洲和美国是圣诞食品特有的调味剂。过去丁香几乎仅於印度尼西亚栽培,17世纪初,荷兰人拔除了安汶(Amboina)岛和特尔纳特(Ternate)岛以外岛屿的丁香树,以减产而获利。
18世纪後半期,法国人将丁香从东印度私运到印度洋岛屿及美洲,打破荷兰的垄断。
Pages: 1 2
与我们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