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

580次点击率.

苦瓜切片

别   名:癞葡萄、凉瓜、癞瓜、翠妃、锦(金)荔枝、癞蛤蟆、红姑娘、君子菜。

功效主治: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赤眼疼痛、痈肿丹毒、恶疮;解疲乏、清心聪耳、润泽肌肤、强身。

适用患者:适宜糖尿病、癌症、痱子患者。

保健偏方:生吃苦瓜可达到瘦身的效果。

类 别:清热解毒

性味归经:苦,寒,平,无毒。入心、脾、胃、肝、肺经。

原生来源:苦瓜葫芦科(Momordica charantia)、英文名称Bitter gourd/Bitter melon/balsam pear;攀援草本植物苦瓜的果实。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苦瓜根)、茎(苦瓜藤)、叶(苦瓜叶)、花(苦瓜花)、种子(苦瓜子)亦供药用。

药材饮片:干燥的苦瓜片,呈椭圆形或矩圆形,厚约2~8毫米,长3~15厘米,宽0.4~2厘米,全体皱缩,弯曲,果皮浅灰棕色,粗糙,有纵皱或瘤状突起。中间有时夹有种子或种子脱落后留下的孔洞。质地脆,易断,气微味苦。以青边、肉白、片薄、子少者为佳。

主要产地:产于中国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

生态范围:各地均有栽培。原产于热带地区。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中国、和加勒比海群岛。

主要成分:含苦瓜甙、5-羟色胺、谷胺酸、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胶等成分。苦瓜浆汁或苦瓜甙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安全用量:煎汤,绞汁或研末服,作菜食。

禁用同食:“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滇南本草》),故应慎用。孕妇也要慎食。

营养分析

苦瓜一般人群均可以食用:

  • 促进饮食、消炎退热:苦瓜中的苦瓜甙和苦味素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所含的生物碱类物质奎宁,有利尿活血、消炎退热、清心明目的功效;
  • 适宜糖尿病、癌症、痱子患者;
  1. 防癌抗癌:苦瓜蛋白质成分及大量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细胞具有杀灭癌细胞的作用;苦瓜汁含有某种蛋白成分,能加强巨噬能力,临床上对淋巴肉瘤和白血病有效;从苦瓜籽中提炼出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癌细胞所分泌出来的蛋白酶,阻止恶性肿瘤生长;
  2. 降低血糖:苦瓜的新鲜汁液,含有苦瓜甙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 苦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1. 据动物实验,妊娠大鼠灌服苦瓜浆汁引起子宫出血,并在数小时死亡,因此孕妇不宜吃苦瓜.

另外,有专家表示,食苦味食品不宜过量,过量易引起恶心、呕吐等。苦瓜性凉,多食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弱的人更要少吃苦瓜。另外,苦瓜含奎宁,会刺激子宫收缩,引起流产,孕妇也要慎食苦瓜。

  • 皮肤科疾病,美白、消脂问题困扰者适用
  1. 中医学认为,脾胃温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或消化道功能紊乱、或冲仁不调,上升凝滞于面部而成痤疮。夏季是青春痘的多发季节,进入夏季,气温骤然升高,人体出汗多,皮脂腺分泌皮脂增加,加上衣服不透气或与身体摩擦,导致痤疮呈爆发特点。
  2. 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肺、胃,具有清闵解渴、降血压、血脂、养颜美容、促进新陈代谢等功能。
  3. 苦瓜含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C及矿物质,长期饮用,能保持精力旺盛,对治疗青春痘有很大益处。
  4. 一根苦瓜里含有0.4%贵如黄金的减肥特效成分:高能清脂素。
  5. 美容作用,苦瓜能滋润白皙皮肤,还能镇静和保湿肌肤,特别是在容易燥热的夏天,敷上冰过的苦瓜片,能立即解除肌肤的烦躁。

因此夏季应少进食辛辣油腻、高热高糖、粗纤维食物,而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如苦瓜、胡萝卜等,同时注意多饮水。

食疗价值

具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降压降糖、利尿凉血、解劳清心、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益气壮阳之功效;主治中暑、暑热烦渴、暑疖、痱子过多、目赤肿痛、痈肿丹毒、烧烫伤、少尿等病症。

  1. 不要一次吃得过多。
  2. 苦瓜煮水擦洗皮肤,可清热止痒祛痱。
  3. 苦瓜、鸡蛋同食能保护骨骼、牙齿及血管,使铁质吸收得更好,有健胃的功效,能治疗胃气痛、眼痛、感冒、伤寒和小儿腹泻呕吐等。
  4. 苦瓜虽苦,但与其他食材搭配时并不会将苦味渗入别的材料中,被人们称为“君子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
  5. 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
  6. 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和促进突变细胞的复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7. 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能使摄取脂肪和多糖减少。
  8. 苦瓜含有苦瓜皂苷(又称皂甙),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内分泌、抗氧化、抗菌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药用和保健功能

典籍选方:

  1. 治中暑发热:鲜苦瓜一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接合,悬挂通风处阴干。每次二至三钱。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2. 治烦热口渴:鲜苦瓜一个,剖开去瓤,切碎,水煎服。
  3. 治痢疾:鲜苦瓜捣烂绞汁一杯,开水冲服。(1.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4. 治眼疼:苦瓜煅为末,灯草汤下。(《滇南本草》)
  5. 治痈肿:鲜苦瓜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6. 治胃气疼:苦瓜煅为末,开水下。(《滇南本草》)

中药化学成分

  • 苦瓜果实含苦瓜甙(Charantin),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和5,25-豆甾二烯醇-3-葡萄糖甙(5,25-Stigmastadien-3β-ol-β-D-glucoside)的等分子混合物。尚含5-羟基色胺和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β-丙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α-氨基丁酸、瓜氨酸、半乳糖醛酸、果胶。
  • 又含类脂(lipid),其中脂肪酸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桐酸(elacostearic acid)

食用历史

明代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疑为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即是说瓜熟色赤,苦味减,寒性降低,滋养作用显出,与末熟时相对而言,以清为补之。其实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时才好吃,更取其清热消暑功效。

  • 有的地区叫癞瓜。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 印度、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栽培历史久远,中国栽培历史约600年。
  • 苦瓜具有特殊的苦味,但仍然受到大众的喜爱,这不单纯因为它的口味特殊,还因为它具有一般蔬菜无法比拟的神奇作用。
  •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其苦。
  • 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干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用苦瓜做家常菜式,如“凉瓜炒田鸡”、“凉瓜排骨”、“酿凉瓜”,皆滋味隽永。
  • 但江浙人不懂得品尝,少吃苦瓜。两广、福建盛产苦瓜,其他省则每作盆栽欣赏。
  • 苦瓜虽苦,但与其他食材搭配时并不会将苦味渗入别的材料中,被人们称为“君子菜”。
  •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粤人又唤做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

其他名称:

苦瓜 (《滇南本草》),锦荔枝、癞葡萄(《救荒本草》),红姑娘(《群芳谱》),菩达(《广东新语》),凉瓜(《广州植物志》),癞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羊(《泉州本草》)。

生长发育

一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花。果实长圆形或卵圆形,两头尖,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熟时橘黄色,略有苦味,可做蔬菜。

五月下种,生苗牵藤,茎叶卷须,都像葡萄却小,七、八月开黄色的小花,花有五瓣是圆的,结青色的瓜,约长四、五寸。皮上有细齿,也像荔枝皮的形状,瓜熟时色黄而自,也像荔枝皮的形状,瓜熟时色黄而自裂,里面有线瓤裹着黑子,瓤食之味道甘美。

苦瓜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① 种子发芽期:发芽自种子萌动至第一对真叶展开为种子发芽期,时间约需5-10天。苦瓜种皮较厚,还有蜡质,出芽较为困难,宜用温水加新高脂膜浸种后再催芽。

② 幼苗期:第一对真叶展开至第五个真叶展开,开始抽出卷须为幼苗期,时间约需7-10天,这时腋芽开始活动。

③ 抽蔓期:开始抽出卷须至植株现蕾为抽蔓期。苦瓜的抽蔓期较短,如环境条件适宜,以幼苗期结束前后现蕾,便没有抽蔓期。

④ 开花结果期:植株现蕾至生长结束,一般50-70天。其中,现蕾至初花约15天左右;初收至末收约35-55天。 苦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长短,随品种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约为100-150天。

(feng整理)

发表意见

你可到gravatar.com 注册一个免费帐号并且上载你的图像,以后只要在任何支持Gravatar头像显示的网站留言,你的头像就会自动显示

(必填)

(必填)

注:所提交的留言会先经过网站管理员审查后才显示